为落实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 年版)》要求,深化小学数学 “综合与实践” 领域研究,2025年9月26日,温州市小学数学“综合与实践”专题研讨会在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绿轴校区举行。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、温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兰衍局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王炜等专家出席。温州市 “教改先锋” 高端研修项目组、小学数学学科指导师 “孵化研修” 班成员及各区县骨干教师代表共 200 余人参会。活动由瓯海区教育研究院金海跃主持。
一、 课例展示与团队研思
活动围绕“体育中的数学”“度量衡”“寻找宝藏”三大主题展开课例展示与研讨。

01
体育中的数学


温州市实验小学的苏娜老师执教《问题墙的产生》,以学生真实提问厘清“体育中的数学问题”,聚焦“200米起跑线确定”,生成初步研究计划;瑞安市瑞祥实验学校的吴子航老师从“课标—目标—课时”梳理团队脉络,呈现从主题到课例的成型路径;温州市城南小学的周晓林老师以《确定起跑线》展示“主题—问题—课题”的自然推进,凸显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与反思价值;洞头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杨业老师在《依托‘主题实践’培育‘三会素养’》中,结合跳水、篮球、足球等情境,从路径、历程、成果、反思四维系统呈现跨学科实践。


02
“度量衡”主题
苍南县教师发展中心的黄静老师明晰项目目标与单元框架,勾勒“为何学—学什么—如何学”;龙港市姜立夫小学的唐慧荣老师以《初识度量衡:问题墙的产生》为主题展示如何用驱动性问题促提问、凝主题、分组并拟定计划,突出学生主体;温州市中通实验学校的邹安琪老师在《走进度量衡》中由历史演变切入,操作“商鞅方升”等量器,在实践测量中引发学生对计量单位演变的思考,融通文化与数学;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的钟政营老师聚焦成果展示,梳理任务、样态与流程,呈现项目化学习促进深度探究与素养提升的路径。
![]()
![]()




03
“寻找宝藏”主题
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的何蓓蕾老师执教《寻宝大作战》,融合AI助手“豆包”,在真实情境中训练“几点钟方向”定位;学生分组依线索逐步缩小范围、定位重合区域,完成寻宝,提升空间方位表达与探究兴趣。该集团的单显达老师作《AI赋能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践初探》报告,梳理领域脉络,针对平面—现实空间转换薄弱,提出以AI重构情境,构建“识图—制图—用图—讲图”一体化路径,促进学科融合与核心素养落地


二、专题讲座:系统梳理与方向指引


刘加霞教授肯定温州小数团队对“综合与实践”领域的持续深研。她以课标演进与教材更新为框架点评三节课例,指出教学应立足真实情境,围绕“提出问题—开展研究—证据反思”,在“做研究”中养成研究型思维与稳固心智模型。她主张以小课题与跨学科路径,让学生完整经历研究全过程,由知识学习者转向问题研究者,从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。在《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思考》讲座中,她回溯从1992年提出“实践活动”到2022年倡导主题/项目学习的发展脉络,归纳“具身性—建构性—反思性”三特征,并以案例明确活动设计要点与评价量规,为一线教学提供可操作指引。

兰衍局老师总结指出:教师应持续深化课标与教材理解。刘加霞教授的讲座既拓宽视野,又提供了问题设计与研究方法的实操指引。希望教师以此为契机,把理念落到行动,在“综合与实践”领域持续深耕,推动小学数学高质量发展。
本次研讨活动通过课例展示、团队汇报、专家点评与专题讲座等多维互动,为区域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例与理论支持,有效助力“综合与实践”教学走向深入。
初审:薛埔渊
复审:胡洁
终审:王林保